第三节 曳引钢丝绳
⑴钢丝绳的形状:通常为圆形股,也有异形股
⑵绳芯的种类
天然纤维芯——电梯中要求采用新的硬质纤维剑麻
合成纤维芯——电梯中可采用聚烯烃类(聚丙烯、聚乙烯)
金属芯
⑶钢丝绳的绕绕制方法:
交互捻钢丝绳——电梯中常采用右交互捻
同向捻钢丝绳
混合捻钢丝绳
⑷钢丝的重量分级
特级——用于载人升降机和大型冶金浇注起重设备
Ⅰ级——用于普通的起重设备
Ⅱ级——用于普通的起重运输作业中的吊装绳
⑸钢丝绳中钢丝的接触状态:A.点接触型(钢丝的直径相等);B.线接触型(钢丝的直径不相等,电梯中常用);C.面接触型(不同截面的异形钢丝)
点接触型圆股钢丝绳截面图
线接触型钢丝绳外形图
异形股压实钢丝绳
电梯用西鲁型钢丝绳截面图
二、曳引钢丝绳的选择和报废
曳引钢丝绳的选择主要有两个方面:
⑴钢丝绳的直径 ≥8mm
⑵钢丝绳的根数 ≥2根 通常为4~6根
钢丝绳的破断载荷:
T—载有额定载荷的轿厢停靠在最低层站时,钢丝绳上的总静载荷,应计入钢丝绳、随行电缆、和轿厢下的补偿装置的重量
n —曳引钢丝绳的根数
i —曳引比(倍率) Ks —安全系数
安全系数
安全系数Ks—装有额定载荷的轿厢停靠在最低层站时,一根钢丝绳的最小破断负荷(N)与这根钢丝绳所受的最大拉力(T1)之比值
T1——单根钢丝绳上的最大拉力
钢丝绳根数的确定,除了考虑负载和安全系数外,还应该考虑钢丝绳在绳槽中的比压和钢丝绳的弹性伸长量。一般电梯处于最低层站时,轿内载荷由空载到满载所引起钢丝绳的伸长量不超过20mm 。所以,在大提升高度时,需增加钢丝绳根数来控制其伸长量。保证电梯有较好的平层精度和起、制动时不会产生较大的弹性抖动。
钢丝绳破坏的几种形式
⑴断丝的性质与数量
⑵绳端断丝
⑶断丝的局部聚集
⑷断丝数的增加率
⑸绳股断裂
⑹由于绳芯损坏而引起的绳径减小
⑺弹性减小
⑻外部及内部磨损:外层钢丝直径减小达到原直径的40%,钢丝绳直径相对于公称直径减小7%或更多时
⑼外部及内部腐蚀
⑽变形
⑾由于热或电弧作用而引起的损坏
影响钢丝绳使用寿命的几个因素
⑴拉伸力—运行中的动态拉力、载荷的不均匀;
⑵弯曲—弯曲应力是一个反复应力,易引起疲劳;
⑶曳引轮槽型和材质;
⑷腐蚀;
⑸电梯安装质量的好坏,钢丝绳的润滑情况;
⑹钢丝绳本身的质量、性能指标等。
曳引绳端接装置(绳头组合)
概念:
端接装置——曳引绳的两端与轿厢、对重或机房中的固定结构相联接的装置。它可以缓冲工作中曳引绳的冲击负荷,均衡各根钢丝绳的张力,并对钢丝绳的张力进行调节。
端接装置的联接抗拉强度不得低于钢丝绳破断拉力的80%。(这可以通过型式试验报告查验)
端接装置的几种形式
⑴浇灌锥套¡ª¡ª早期的电梯中使用较多
⑵自锁楔型绳套¡ª¡ª现在的电梯中使用较多
⑶绳夹¡ª¡ª在电梯中使用较少,只有部分杂物电梯可能会使用
浇灌锥套
自锁楔型绳套
第四节 对重与补偿装置
一、对重装置
⑴作用:
对重装置是曳引驱动不可缺少的部分,它主要是用来平衡轿厢的自重和部分额定载重量,减少电梯的功率损耗,起到节能的效果。
对重的总重量 W=G + kQ
⑵组成:
对重块 ——通常由铸铁做成(比较好)
对重架——通常由槽钢或钢板焊接而成
⑶对重块的固定:
①对重块固定在一个框架内;
②对于金属对重块,且电梯额定速度不大于1m /s时,则至少要用两根拉杆将对重块固定。
二、补偿装置
⑴作用:
为减少电梯运行中由钢丝绳和随行电缆长度变化造成的曳引轮两侧的张力差,提高曳引质量,可以用补偿装置来补偿上述的张力变化。
⑵形式:
①补偿链¡ª¡ª以链条为主体
②补偿绳¡ª¡ª以钢丝绳为主体
③补偿缆¡ª¡ª以环链为主体,中间充填金属颗粒与聚氯乙烯的混合物。
⑶补偿装置的固定:
⑷补偿重量的计算:
穿有旗绳的补偿链
WF全塑电梯平衡补偿链
WF包塑电梯平衡补偿链
补偿装置用导向装置
补偿装置的二次保护